河海学院坚持“人才培养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核心竞争力建设为根本”的发展战略,坚守“爱水知水·上善若水”的育人理念。开办有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智慧水利、地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和环境科学与工程6个本科专业。
拥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及水利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建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下的岩土工程、市政工程两个二级学位点。开设的土木水利、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硕士点为交通运输部港口航道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现有省部级教学团队4个、创新团队5个队。是我国特别是西南地区重大水利水运工程建设的主要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38人(含师资博士后3人),其中教授41人、副教授5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青年学者、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选等国家级人才8人次。交通部科技英才、重庆市科技英才、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省部级人才23人;现有博士生导师49人、硕士生导师170人。现有内河航道整治工程创新团队、西部交通地质减灾创新团队、复杂滩险航道整治技术创新团队、山区河流港口工程技术团队、航运资源开发与生态航道建养创新群体等5个省部级创新团队。
河海学院拥有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12个,立足水运工程传统优势,主动融入“交通强国”“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面向水运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和生态大保护的新发展需求,在生态智慧航道、智慧港口建造与枢纽通航、水工结构、极端气候下的交通地质灾害、巨型山地城市水灾害防治和交通环保与减碳等重点领域开展持续攻关,形成了学科特色和优势方向,为长江黄金航道、三峡水运新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澜沧江国际通航河流等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我国水利水运领域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各类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0余项。
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定位,以“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举、能力培养和素质形成并重、校内教育和校外实训结合,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融合”为人才培养思路,加强与国有大型企业产教融合,开设“海外项目管理班”“未来人才储备班”等教学实验班,强化理论教学、实践训练和科技创新的有机结合,全面促进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致力培养面向未来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科技进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掌握专业领域及其他相关工程领域的相关基本理论和知识,获得工程师的良好训练,拥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厚的专业知识和突出的实践能力,具有继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创新人才。
学院咨询电话:023-62652714
学院QQ咨询群:251723713